天天小知识
媒体盘点当今世界八个未解之谜(2)
五、什么是事实?
英国物理学家安德鲁·利德尔认为,宇宙间的重大问题可以根据其解答难度分为三个级别:C级,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B级,有理论学说但无法通过观测找到依据的问题;A级,根本无从下手的问题。
如何定义事实就属于A级难题。因为即便科学的有力工具使我们能够了解周遭事物的变化规律,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解释这些规律机制为什么存在的问题。
六、我们能找到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吗?
科学早已证明,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的,它们是质子、中子和电子。后来,我们知道,所有正常物质都由最基本的粒子夸克和轻子组成。向前又进一步,科学家发现,自然界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四种力:引力、电磁力、维持原子核的强作用力和产生放射衰变的弱作用力。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研究人员宣布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此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对完善粒子物理学理论意义重大。
那么基于我们能观测到的物质,还能找到组成物质的更小粒子吗?一些理论物理学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他们称之为前子。事实上,我们并不确定在寻找最小粒子方面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七、“我”究竟是什么?
我们人类具有一系列特征,以证明我们拥有意识和智能。但我们发现,还有其他物种也具备同情心、使用工具、模仿、语言等能力。如何定义“我”在哲学上就是一个难题。从科学的角度看,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在分子和原子层面上,“我”已经不是一分钟之前的那个“我”。40年前的我和今天的我可能只有10%的部分是相同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大脑同样在经历这种变化,而人们通常认为,大脑是“我”意识存在的生理基础。
八、我们能够预知未来吗?
虽然有从社会学到物理学的多个学科都在研究人类能否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但事实上我们对未来的理解仍然相当有限,这是因为还有许多我们并不了解的变量,而只要有一个变量发挥影响,就会给我们想要预测的事物整体带来重大改变。因此,即便我们掌握了某些现象的发展规律,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预测准确率,特别是在长期预测方面。
预知未来在理论上只有一种方式,即对周遭环境中所有事物的速度、方位、能量等参数进行计算。这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